魏自汉出,真草隶篆四类书体已经大都具备了,但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境界亟需完善,人的审美意识与情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重新定位。至晋羲之右军,天资聪慧,在当时以“玄学”为主流的特殊文化背景滋生下,观鹅取象,独领书坛风骚,“尚韵”不得不成为定局。至于唐人尚法,宋人尚意,毋庸多说。明清之际,考究成风,抑帖兴碑,大有革新求变的趋势,但是无论如何地寻求改良,抑或批判,中国的书法至此还是一脉相承,别无它法可循与可求。
地有形域之差异,佛性本无殊二,法本一,一则化生万千世界,书法亦然。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产物,经过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历练,在遵循“韵、法、意”的法则下,通过近两千年的不间断发展,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,如北国的雄厚、塞外的粗犷、中原的凝敛,西部的强劲,东方的婉约,南疆的俊秀。岭南则属于“南疆俊秀”的流派,其俊而不轻率,其秀而不俗媚,故而自宋代白玉蟾师起,内修道家无为之功,外养儒家入世之用的书风一直延绵不断,后世人多有效法。及至佛性大悲之情,汉碑雄强豪迈之状的书风也不多染,“杏花春雨江南”的闲情雅兴书法所要表现的情状也少浸融,实则是岭南地理、风俗的缘故。
詹氏冰莹,岭南澄海人,出身书香门第,少时受祖辈影响,置身书法名家其父教诲之中。习书起初以“二王”为根基,后逐渐旁涉他家,执教书法、文艺理论十几年,是当今不多见的一位女性书法艺术家。其书法作品,果如其名,秀雅、慧心兰穗,清逸、晶莹透澈,给人一种很浓厚的书卷气息,雅俗共赏,传统与新时代的艺术融汇同步显现。
读她的书法作品,不难看出魏晋遗风犹存,传承有望,不急不躁,韵味很足,虽然在用墨、神态上还有些遗憾,但这在如今浮躁的社会环境和艺术市场氛围中,也是一种很难得的艺术表白形式了。最起码,她的书法是坚守了传统的艺术阵地而又所创新,不是当今所谓的“流行”或“印象”那样俗媚、怪诞、标异,哗众取宠。站在她的书法作品面前,最起码能给人一种什么是传统的书法艺术的启示!她虽然以“二王”为根基,但明显的有别于羲之“尚韵”的书风笼罩而独辟蹊径,将“韵、法、意”有机结合,并不失去时代感,落笔下纸,线条、点面多些俊逸与娴熟,少些华丽与妍媚。当然,这也是“岭南书风”的体现与延续。
书不尽意,任何文字性的诉述只能窥其一端。言不尽意,任何艺术的追求永远是学海无涯、艺无止境。时至今日,詹冰莹的书法艺术的确还未达到臻化境地。但作为书法艺术家,一位书法艺术名门世家,一位痴心于书法艺术途程的探求者,应为岭南及中国的书法艺术事业做更多的表率,引领后来者多有追慕之心,以及读她作品能够让更多的人眷恋于艺术无涯的追求中!
杨牧青
2005年8月10日兰州